中国模具行业加体制改革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混凝土搅拌机厂家]
西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100兆瓦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站日前正式开工建设。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高网型光伏发电累计安装量已达到9兆瓦,约占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13%,将成为中国太阳能发电量省区。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年日照时间大部分地区在2000小时以上,年辐射量可达6000-8000兆焦耳每平方米。 60年来,西藏大力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用绿色能源保护雪域高原这片地球最后的净土,能源利用由最初的水力、煤炭、石油等开发逐步扩大到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资源的利用研究。 据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介绍,西藏太阳能研究、开发、利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以光热为主,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较快发展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先后在西藏实施了“科技之光计划”“光明工程”“西藏阿里光电计划”“送电到乡”等太阳能光伏工程。目前,西藏已经建立了县级独立光伏电站7座、乡级光伏发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300多座,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风光互补电源约10万套。 “十一五”期间,西藏大力实施“金太阳科技工程”。在研发新型折叠式太阳灶,示范推广太阳能供暖、太阳能沼气、风光互补发电和光伏并网等方面新能源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特别是在太阳能供暖、太阳能沼气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填补了西藏相关领域的空白。目前,西藏累计推广太阳灶39.5万台,推广太阳灶年均增幅超过10%,太阳能集中供暖面积达1万平方米,风光互补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20千瓦,全区共有20万左右农牧民家庭依靠光伏发电圆了电灯梦,近70万名农牧民因使用各种太阳能产品而受益,西藏已成为我国太阳能应用率、用途最广的省区之一。 如今,绿色新能源正走进西藏寻常百姓家里。 在我国西部边境地区、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达巴乡藏族牧民曲吉每天用太阳能灶烧水做饭,而她家里的电灯、电视机都是靠太阳能供电。 “我们照明、看电视不用花一分钱,很方便。”曲吉说。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仅今年,在西藏开工建设的10座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累计投资将达20亿元。 在古城拉萨,每当夜幕降临,布达拉宫广场、宗角禄康公园的太阳能路灯就会点亮拉萨人的夜生活,太阳能技术应用背后是西藏人的低碳生活。据估算,去年西藏通过太阳能光伏利用和光热利用,全年共节约标准煤16.28万吨,折合人民币上亿元。 “十二五”时期,西藏将重点发展水电,满足区内需求的电力装机和建设规模达到287万千瓦。同时,西藏将积极开发太阳能,建立太阳能利用研究与示范基地,探索小型太阳能发电和大型太阳能电站建设模式,力争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装机达到16万千瓦,并加快地热、风能、生物质能等资源开发和利用。 西藏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100兆瓦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站日前正式开工建设。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高网型光伏发电累计安装量已达到9兆瓦,约占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13%,将成为中国太阳能发电量省区。 西藏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省区,年日照时间大部分地区在2000小时以上,年辐射量可达6000-8000兆焦耳每平方米。 日前,在河南省社旗县太和乡范楼村,村民在田间利用移栽机进行机械化移栽烟苗。烟苗标准化移栽是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为促进烟叶增产、农民增收,减轻植烟农民的劳动强度,今年,该县共投入烟田起埂机、覆膜机、挖穴机、移栽机、植保机等专用机械数百台套,大大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烟叶移栽成本,提高了烟苗的成活率。近年来,中国模具行业加快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步伐,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指出,中国模具必将在世界模具市场占有首席之地,预计到2018年,中国将一跃成为全球的模具制造业基地之一。 据统计,前些年全球58%的模具是由德国等西欧国家生产,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比例只占到1%,但今后东欧国家的模具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亚洲国家的生产比例将提高至22%左右。罗百辉对中国的模具发展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由于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和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国模具发展的前景将十分广阔。但由于中国模具市场过早陷入了价格战的误区,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没有相应地建立起诚信可靠的市场体系,有65%的欧洲客户觉得中国模具的价格虽低但质量不好。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到日益发展的中国模具市场,纷纷进入到中国模具市场,很多国际知名的汽车模具、冲压模具、注塑模具企业也都陆续进入中国,且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非常迅猛,速度也非常快,例如日本丰田在天津设厂,从策划、建厂和生产总共花费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的SEKELY公司在北美是一个大型的冲压模具工厂,06年在上海建厂,第二期工程主要是冲压模具,北美的马格纳06年在天津的空港已经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冲压工厂,而在华南地区广东、深圳一带,港资、台资和外资企业比比皆是,模具的销售总量成为中国最多的地区。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将资金带到中国市场,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厂管理。国外模具企业已越来越感受到来自中国同行所带来的影响和压力。 据相关研究部门调查得知,欧洲模具设计和生产的时间要分别比中国快44%和61%左右,但中国模具设计和生产的成本却只有欧洲同行的91%,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对部分国外客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同时,欧洲及世界各国之间的模具竞争也相应加剧,像德国近两年半内的模具整体价格就下降了25%左右。 伴随着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日益增强与提高,国家制造行业把模具工业列为中国制造业之母,将模具制造业列为支撑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石,要振兴装备制造业,要节能节材,要改变生产增长方式及改变结构,都需要发展模具。自1997年起,国家对国内部分模具企业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70%的优惠政策,2006年,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又明确了230家模具企业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享受模具产品增值税先征后退50%的优惠政策。优惠的政策支持为模具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保障,提高了模具行业从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的产业政策产生了正确的引导作用,促进了我国模具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骨干模具企业队伍的形成。 国家和各个地方产业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国内模具市场的繁荣,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向国内转移,这里面有两个内涵。 一是国际资本看到了中国市场,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资源,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大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 二是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采购模具,尤其是中低端模具,采购量非常大,客观上带动了我国模具的出口,也降低了国际市场模具价格。 罗百辉认为,一种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是,加强中外双方的合作,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理念,加快工业化的改造,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优势和竞争力。如在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企业除了在价格低廉上做文章外,更重要的是要缩短交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讲究诚信度,尽可能掌握产品上游研发技术。 此外,民营模具企业的崛起也是整个中国模具产业结构中的重大调整,民营模具企业在整个模具市场中已占的主导地位。在前几年,人们提到汽车模具企业,可能就会想到一汽、天汽、东风等企业,但是现在这种格局已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民营汽车模具企业开始进入行业的前端,他们踩着时代的步伐,踏着国际模具先进发展水平的脚印,在中国的模具市场中掀起一股又一股热潮。很多新兴的民营模具企业善于总结整个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历程,从中吸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并将其消化吸收在企业的设计规划和发展战略中。民营模具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更自由,促使其在市场方面走得也较国营企业快。很多民营模具企业还很注重企业的品牌建设,注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注重企业的国际化市场的开拓,并实现了模具的专业化生产。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